寒假期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在这场亚洲冰雪运动的盛会中,我校共选派10名教师和4名硕士研究生参与其中,涵盖赛事组织、翻译、志愿服务等多个关键岗位。在赛事筹备和举办过程中,我校教师和研究生积极投身赛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践行服务精神,为赛事顺利开展贡献了力量,展示了我校师生的风采,赢得各方赞誉。

外语学院刘芳老师,亚冬会期间在主媒体中心担任语言服务主任,为媒体记者和转播商们提供专业的语言服务支持。刘芳老师带领团队协助语服中心完成了每天新闻发布会的英日俄韩同声传译,重要文件的翻译及审校,帮助并解答了百余人次境外媒体记者的问询,并提供媒体采访、现场交传等专业口译服务三十余次。在场馆巡查时,查出3处明显英文制作错误,第一时间通知了相关部门进行紧急更换,避免了对亚冬会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按照要求,作为组长负责组织并监督了27家国外媒体和105位外媒记者的一对一服务。团队24小时全天候待命应急响应(春节期间不休息),多次在媒体记者与工作人员出现沟通障碍时,迅速到场实行紧急翻译,及时解决问题,得到蒙古、哈萨克斯坦、约旦、沙特等团队的肯定。团队在赛事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到了组委会的表扬,成为向国际平台转译“尔滨魅力”的窗口。

药学院赵金椽老师,熟练掌握英语、德语,11月份开始加入亚冬会执委会外联部语言服务专班,从事亚冬会语言服务保障工作。赛时入驻华旗饭店运动员村,担任语言服务经理,他带领18名志愿者,协同哈尔滨赛区语言服务中心,全程保障场馆语言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转,支撑涵盖场馆运行、住宿餐饮、交通物流、礼宾、注册访客、医疗、信息技术、宗教权益、商业服务、文化展示等几乎全部业务领域。赵金椽老师多次为亚冬会首席医疗官会议、代表团团长例会提供语言服务,陪同接待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携韩语译员为奥运冠军崔敏静协助解决复杂票务问题,协助接待沙特大使和观察团到访华旗饭店运动员村事宜。《新晚报》报道了赵金椽老师团队的先进事迹,题为:“赵金椽:带领18名志愿者,让全亚洲听懂哈尔滨”,并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


食品学院王金荣老师,发挥专业优势加入华旗饭店运动员村餐饮运营团队,负责餐饮语言翻译工作。王金荣老师带领团队全体志愿者及语言翻译人员,为来自各国的1000多名运动员及工作人员用餐提供协助及翻译服务。由于生活习惯差异,团队服务人员每天工作13小时,王金荣老师克服工作劳累,以最好的精神面貌为运动员答疑解惑,用实际行动诠释我校教师暖心服务,赤诚奉献的工作精神。

法学院党支部书记邓琦老师,担任亚冬会医疗卫生指挥中心120医疗调度组的翻译工作。工作期间,邓琦老师认真坚守岗位,团结同事,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配合其他同事圆满完成了亚冬会期间的医疗调度工作。邓琦老师所在的亚冬会医疗指挥中心及120医疗调度组获得了亚冬会执行委员会和国家卫健委领导的高度认可。

外语学院孟宏老师,在亚冬会的总部酒店(香格里拉酒店)担任语言服务经理,负责亚冬会期间香格里拉酒店的全部翻译管理工作。孟宏老师在本届亚冬会开、毕幕式上,带领语言服务团队出色地完成了赛会期间的语言服务工作,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展示哈尔滨城市形象、传播体育精神贡献力量。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含笑老师,担任本次亚冬会运动员分村(北大荒国际饭店)运行团队语言翻译工作,为来自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巴林、印度等10个国家的冰球运动员提供语言服务。张含笑老师每日工作超12小时,她表示:“能够参与亚冬会的组织工作,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从每一次与运动员的亲切沟通,到帮助运动员解决问题后的会心微笑,再到被运动员认可的真诚握手,让我意识到志愿服务不仅是给予他人帮助,更是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践行志愿精神的信念。未来,我愿意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志愿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体育学院张继春老师,担任运动员村的综合行政主管工作。综合行政工作繁琐且繁重,不仅需要接收和回复各国申请者的邮件,核实身份进行申报审查,还要帮助运动员和访客换取相应权限证件,帮助他们对接其他业务和点对点护送。在本次亚冬会上,协助接待了包括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霍启刚先生、菲律宾滑冰协会会长郑依琳女士、央视媒体记者、蒙古国国家电视台人员等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者。

基础学院张烨老师,担任“滑雪者之家运动员村”的语言服务经理。由于工作场所面积和容量有限,语言服务团队没有固定办公工位,无人替换夜班,尽管少眠少休,但张烨老师仍旧满怀工作热忱,带领“滑雪者之家运动员村”的语言服务团队圆满的完成了服务任务,保证了场馆有序高效的运行。

来自我校会计学院的刘思彤、王亚琪、孙泽铭,法学院的王可瑄等四位研究生担任本次亚冬会的语言助理、安保助理,以及NOC助理工作。分别从事交通物流英语翻译、安检检查、以及联络沟通工作,虽然工作在不同的岗位,四位研究生志愿者以最大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赢得外宾和亚冬会执委会的表扬。他们表示,通过本次志愿者服务活动,锻炼了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进了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了解;他们意识到,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尊重和理解是打破语言和文化隔阂的关键;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志愿服务进一步促进龙江冰雪事业的发展,未来能参与到更多活动中来,继续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为促进国际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师生志愿者服务亚冬会,展现了哈商大师生的良好风貌和奉献精神,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服务中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技能,让师生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交流互动,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